2025年8月27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气排球项目决赛在广东江门体育中心体育馆圆满落幕。这场历时5天的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68支队伍、近800名选手参赛,最终广东男队、江苏女队分获男子中年组和女子青年组冠军,为这场“草根排球盛宴”画上圆满句号。
赛事亮点:从“竞技场”到“全民舞台”
本次比赛首次设立“全民参与奖”,鼓励非专业背景选手参赛。来自新疆的“雪莲队”由教师、公务员和个体工商户组成,平均年龄45岁,他们在赛场上展现的顽强拼搏精神赢得全场掌声。更值得关注的是,赛事首次引入“气排球+文化”模式,在比赛间隙设置侨乡文化展示区,选手可体验江门非遗项目如蔡李佛拳、新会葵艺,实现体育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技术革新:让比赛更公平、更精彩
为提升群众赛事专业性,本次比赛采用“电子裁判辅助系统”,通过高速摄像头捕捉球体轨迹,结合AI算法自动判断球是否出界,误判率从传统人工裁判的15%降至3%以下。同时,赛事首次使用“气排球智能发球机”,可模拟不同力度和角度的发球,帮助选手适应比赛节奏。
群众参与:从“看比赛”到“打比赛”
数据显示,本次赛事参赛选手中,非体育专业背景者占比达82%,其中年龄最大的选手是来自北京的68岁退休教师王秀兰,她所在的“夕阳红队”最终闯入八强。正如王秀兰所说:“气排球让我重新找回了年轻时的活力,这种全民参与的赛事,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
江门模式:以赛事为引擎,激活城市体育基因
作为著名的“排球之乡”,江门此次承办赛事不仅新建了4片符合国际标准的气排球场,更将赛事与当地“侨乡文化”结合。赛场外,选手可参观梁启超故居、小鸟天堂等景点,感受“排球+文化”的独特魅力。赛事期间,江门全市气排球参与人数激增30%,相关体育用品销售额增长45%。
当最后一声哨响在江门体育中心响起,这场气排球决赛已超越胜负本身。它见证着中 国群众体育从“少数人参与”到“全民共享”的蜕变,更昭示着一个真理:在全民健身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份热爱都值得被尊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