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4日,一段“松鼠在杭州西站手扶电梯上跑酷”的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画面中,一只松鼠沿电梯台阶快速攀爬,后方安保人员缓步追赶,最终松鼠逃脱,工作人员坐在台阶上“无奈苦笑”。该事件不仅成为当日社交平台热梗,更引发对大型交通枢纽生态化设计的讨论。
事件还原:松鼠“闯关”背后的管理难题
据杭州西站枢纽管理委员会通报,事件发生于14日上午10时许,地点位于车站北侧一处并排四台的手扶电梯。因客流量较低,该区域仅开放两台电梯,其余两台处于暂停状态并拉设警戒线。松鼠从电梯底部缝隙钻入后,沿台阶向上奔跑,安保人员试图引导其离开,但因动物行动敏捷未果,最终松鼠自行从出口逃离。
车站生态顾问王教授分析:“杭州西站设计时保留了大量原生植被,吸引鸟类、松鼠等野生动物栖息。但电梯缝隙、通风管道等设施可能成为动物活动通道,需通过加装防护网、定期巡查等方式降低风险。”
网友热议:从“萌趣”到“管理漏洞”的争议
视频发布后,网友评论呈现两极分化。部分人认为“松鼠跑酷”为严肃的车站增添趣味,呼吁“保护小动物生存空间”;另一部分人则质疑车站管理疏漏,担忧动物进入运营区域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对此,杭州西站回应称,已对全站电梯、通风口等区域进行排查,计划在缝隙处加装硅胶密封条,并培训安保人员应对野生动物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同时,车站将通过张贴警示标识、播放广播等方式,提醒旅客勿投喂或惊扰动物。
深层思考:生态化设计与城市安全的平衡
近年来,国内多地交通枢纽尝试“生态化改造”,如上海虹桥站屋顶花园、广州南站垂直绿化墙等,旨在提升旅客体验与城市生物多样性。然而,杭州西站事件显示出此类设计在动物行为管控、应急预案等方面的不足。
环境设计师陈琳指出:“生态化不等于‘放任自然’,需通过科学规划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例如,可在车站外围设置生态缓冲区,种植松鼠喜爱的坚果类植物,引导其远离运营区域;内部则采用圆角设计、防攀爬材质,减少动物进入风险。”
截至8月15日,杭州西站未再发生类似事件,但“松鼠跑酷”已成为国内交通枢纽设计领域的新议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